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方法的国际多模态话语研究
一、引言
在语言学研究中,模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所形成的用于表达意义的符号资源”[1],所以多模态话语就是指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模态)进行交际的现象[2]。随着数字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图像、声音等表意资源日益广泛地被运用到了日常交际中,多模态交际日渐成为人类交际模式的主流。因此,对人类交际行为和意义表征方式的研究不仅要考察交际中的语言,更要注意非语言的表意模态,多模态话语研究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模态研究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方法、新领域不断涌现[3-5],丰富的文献在理论框架、研究设计、研究体裁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对于国内的多模态话语研究,已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梳理[6-11]。但这些梳理一方面未能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方法来对已有研究进行多元、分时、动态分析,不能对多模态话语研究的来龙去脉的演进历程进行完整的展示[12];另一方面,其中两篇文章的梳理都只聚焦了多模态话语研究在国内的发展情况。鉴于多模态研究本身是从海外引进的理论,所以多模态话语研究不仅要重视国内的多模态研究发展,更需要注重对国际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的辨识与追踪[13]。本文拟采用CiteSpace这一文献计量可视化工具对国际多模态话语研究进行计量分析,以获得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全貌和前沿动态及发展方向,为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CiteSpace是一款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图表可视化处理,能够直观地反映大量文献背后隐藏的信息。通过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本研究主要考察以下几个问题:(1) 国际多模态语篇研究的总体趋势和特点如何?(2)国际多模态语篇研究都包括哪些核心和热点领域?(3)国际多模态语篇研究核心文献及作者都有哪些?(4)研究文献发表机构和期刊分布有何特点?
考虑到SSCI索引在人文社会学科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本研究首先确定了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Web ofScience的核心合集(以下简称为WOS)为数据来源,以“multimodal discourse”和“multimodal communication”为主题检索相关文献。WOS的核心合集汇集了所有学科的SSCI期刊,考虑到其他学科(计算机科学、心理治疗等)也会用到multimodal或multimodality这样的主题词,我们的检索词增加了discourse和communication以最大限度确保检索出的结果都与语言研究相关。为了获得该研究领域国际研究的发展情况并与国内相关研究做对比,我们选择搜索2004年以后的所有文献,以2004年为起点是因为国内自2003年有了第一篇引入介绍多模态的论文[14],其发展实际上是从2004年开始的。检索后共获得论文1 053篇。选中这些文献后用纯文本格式导出,导出下载时注意选择Full Record and Cited References,然后以download-multimodality1的格式命名导出文件。启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 5.0对保存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CiteSpace通过对信息知识单位的相似性及测度进行分析与寻径计算,以期呈现该领域知识演化的知识图谱路径,包括对演化动力机制的解析、知识单元之间的共现和领域发展前沿的探测。
(一)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
一定时间节点内的文献数量变化往往能表明某一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CiteSpace通过分析能历时地显示一个知识领域在该特定时期的发展趋势及动向,从而获得该研究领域的演进历程[15]。以CiteSpace分析WOS中检索到的1 053条记录的时间分布情况显示2004年多模态话语研究成果为7篇。其后,相关研究成果逐年稳步增长,2017年的峰值为168条记录。如图1所示,该领域每年发文量都是稳步上升,这表明该研究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研究者们的兴趣与关注。
图1 WOS收录的多模态话语研究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图(2004-2017)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多模态研究的现状,我们分析了已发表成果的地理和作者分布情况。这有利于我们了解该领域作者及其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对追踪国际研究热点、开展国际访学和合作研究、学术资源引进等工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时间分区设置为1年,术语来源全部选中,节点类型选中“Author”“Institution”“Country”,其他条件默认,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MST),软件运行后自动生成网络知识图谱显示作者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