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主页 > 综合新闻 >

每经专访商务部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杨 军

▲崔卫杰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杨 军

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迎来“周年考”。一年过去,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上千条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制度创新的成果。随着自由贸易港即将起航,未来自贸试验区在助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

不断总结,方知得失。如何精准定位自贸试验区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扮演的角色?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与前两批相比有哪些差异和独特使命?未来围绕高质量发展,如何引领自贸试验区承接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崔卫杰。

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NBD:在您看来,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自贸试验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崔卫杰: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例如,我国11个自贸试验区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成效显著,设立外资企业时间由过去1个月减少到3天左右,为我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做好了风险测试和压力测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再比如,我国自贸试验区数量达到11个,形成了“雁形阵”格局,覆盖了我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支撑带”,为更大范围内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区域全面开放新格局奠定了基础,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NBD:和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相比,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有哪些特点?功能定位和地域分布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崔卫杰:11个自贸试验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战略定位、建设目标和改革任务也各有侧重,既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又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开展差异化探索。

与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相比,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的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差异化试点任务上。

具体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主要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当好标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主要是坚持粤港澳深度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等特色定位。

而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推动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为全国不同地区提供可以借鉴的改革试点经验,更好服务于各项国家战略。

7个自贸区承接差异化任务

NBD:如果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进行一个“周年考”,您认为其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什么地方?取得了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崔卫杰:一年以来,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以防范风险为底线,在商事登记、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进行系统性制度改革,并注重加强系统集成,逐步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以系统性的制度开放促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如果要说突出的贡献,或者更准确来说是最有特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各自贸试验区的差异化试验任务上。7个自贸试验区按照中央赋予的特色战略定位,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进行差别化的探索试验,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成果。

NBD:您提到差异化任务的承接是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一大特点,不同自贸试验区对应哪些差异化的任务呢?

崔卫杰:辽宁围绕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制定重点发展产业目录,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浙江建立健全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管理制度,探索一船多供等多项监管创新,推动船舶保税油的业务快速发展;河南以打造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初见成效。

湖北积极创建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出台“开放10条”、“招商10条”、“文化科技10条”等政策措施,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有效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