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主页 > 综合新闻 >

自贸区开放对标国际最强 国际经贸竞合迎“中国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国“自贸区版图”的扩围、对标“最强”的政策定位,正在生动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更高层次的包容与自信。

笔者认为,自贸区是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的先行区,也是对外开放压力测试的试验田,自贸区创新前行的每一小步,可能都是对未来国际贸易规则竞合中“中国方案”的一次丈量。

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多次挥笔,勾勒了对外开放的宏伟蓝图。4月份,我国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立足改革开放大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紧扣制度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在进一步自主开放、不断开放、加大开放上迈出新步伐,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8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是迎来了正式揭牌的历史时刻。

笔者注意到,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

此外,在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建设中,位于华南沿海的深圳正在与位于东南沿海的上海遥相呼应。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明确,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前沿,沪深两地的“隔空握手”自然是力度非常。诚然,上海自贸区与深圳示范区的定位和使命不尽相同,但是其展示的我国对于对外开放的欢迎、包容、坦诚与自信却是一脉相承。

对于未来国际贸易规则竞合中“中国方案”的底气将从何而来?临港新片区其实已经给出了一个维度的答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试点政策的基础上,强调要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试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产业和金融的“CP组合”,无疑将为我国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支撑中国经济新旧动能成功切换。

笔者想请各位看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底,除海南外的11个自贸试验区以约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创造了新设外资企业数、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5.54%、12.12%和12.25%的成绩;自贸试验区建设6年来,202项制度创新成果得以复制推广;中国营商环境2018年排名跃升至全球第46位,自贸试验区建设近6年期间,累计提升了50位……

是的,上述这些甚至是更多的数据,从多个维度支撑我们的“中国方案”--不管国际经贸形势如何风云变幻,我们清醒认知、努力创新、勇于尝试、一路前行、心存高远、脚踏实地!临港新片区如今已经揭牌,“中国方案”也在静待属于她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