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民办高校四位一体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5年三部委联合印发《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民办高校国际经贸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如何准确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今后能否在众多高校竞争中取胜和赢得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知识全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国际经贸人才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优化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民办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是适应国家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全国有700余所高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约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吉林省有26所。随着高等院校增多,招生人数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教育和就业市场需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愈发严重。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新特征的出现,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国家、政府、企业都要做出适时的调整,国际经贸专业的市场需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贸易形势。民办高校改革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应该大胆创新,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在加强新的贸易理论、方式、规范等方面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专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近几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放缓趋势,中美出现贸易摩擦,我国也在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经贸人才需求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一方面,符合国际经贸人才条件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仍然紧缺,在市场上形成造成很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培养外贸专业的低端从业人员需求趋近饱和。导致国际经贸人才市场面临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掌握目前市场真正的需要。
1.我国对外贸易趋势
第一,贸易法规逐步完善。关于贸易政策,贸易方式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与国际规范接轨。
第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从2013年开始我国跃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也紧跟美国之后,增长速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增长突出。
第三,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兴贸易方式。信息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贸易的网络化和高效率正在与时俱进。
2.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就业去向
国际经贸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主要去向是就业、创业、考研和留学,其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就业。就业的主要去向有三个方向:一是海关、商检、商务局、贸易公司、涉外企业的贸易实务操作员;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三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主要分布在前两个领域。
3.国际经贸人才分类
一是国际贸易单证员。二是熟悉外语和法律的国际贸易人才。三是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为了进一步发现问题,掌握一手资料,2018年末我们把十几个校企合作单位的负责人请进学校进行座谈,认真搜集和听取对口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帮助我们下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沟通普遍反映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比较强,但外语的熟练程度不高,具体的业务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大多数企业希望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我们的专业课程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调整,学生毕业最好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实践没有落到实处
近几年,教育部强调高校向应用型发展,国际经贸专业本身实践性比较强,但是民办高校本身教育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软件更新不到位,校内实验不够真实,过于模式化,实践课程少,教学改革不深入。有些学校校外实习基地很多,但名不符实,流于形式,这些都导致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学生实践能力差。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部分民办高校是原来有依托的二级学院,照搬原来所依托的研究型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课程的设置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导致毕业生的理论跟不上,实践能力又匮乏,不能满足市场就业需求。比如,各个课程模块比例不协调、专业课不断压缩学时,对外语的应用能力培养不到位,实践课程实际开出率低,课程普遍陈旧、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