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应走国际化道路 ——以大连商品
一、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期货市场发展的潮流
现如今期货业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全球各地的交易所均对外开放。其开放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交易所发展外国公司成为为会员,促使其进场交易;二是通过经纪公司外国公司代理期货买卖业务。纵观当前世界上较为成功的交易所,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国际化交易。期货行业对市场的敏感性较为特殊,而且其在价格上存在避险机制,这两点就使得期货市场更趋国际化。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加大,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重压力下,规避风险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同时生产企业的经营理念将越来越向开放转变。期货市场在现代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已有目共睹。没有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不能称为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开放市场条件。各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中的价格风险问题、浮动利率下的外汇风险问题、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本收入问题以及股票价格动荡情况下的证券资产保存问题等都比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更加突出。所以,中国要在世界经济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建立国际化期货市场已成为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然潮流。
二、与国际市场接轨,跻身世界期货市场之列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发展目标
(一)大连商品交易所基本具备与国际市场接轨条件
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2017年3月31日,大商所上市了豆粕期权,同时推出了豆粕期权的夜盘交易。财产关系也逐步明确。公司产权关系明确化,有利于独立自主地参与期货交易,并履行合同承担经济责任。2019年9月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与大连海关战略合作协议活动暨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工作会议在大商所举行。海关总署商品检验司司长林建田、大连市政府副市长靳国卫、大连海关关长孙玉宁、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出席并见证签约活动。大连海关副关长黄新天与大商所副总经理朱丽红分别代表双方在战略协议上签字。根据此次合作协议,所与大连海关将围绕建立期货品种研发合作机制、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开展期货商品检验检疫及检疫处理技术合作交流、加强期货市场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战略合作。这为大连商品交易所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了扎实基础。实际上,许多公司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步国际期货市场。在市场机制方面,流通领域价格基木放开,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并建立了生产资料、劳务、信息、房地产、技术、资金等市场,基本形成了商品经济的市场体系。区域银行日益向企业化、多样化、国际化发展,更是有利于为期货市场提供风险资金和保证结算。
(二)大连商品交易所市场交易品种多样化,品种结构合理
近年来,在国家“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政策的指导下,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和最大的农业期货市场。截至2016年底,大商所拥有166个会员单位,247个指定交割仓库,以及237万个投资者账户,其中包括个企业客户。2016年,大商所的年度成交量达到15.37亿,交易额达到61.41万亿元。根据国际汽联发布的全球主要衍生产品交易所的交易量排名,大商所在2016年排名世界第八。大商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塑料、煤炭、铁矿石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玉米、1号黄大豆、棕榈油、鸡蛋,纤维板,胶合板、聚氯乙烯、聚丙烯、炼焦煤,铁矿石等共有16种期货品种和豆粕期权。目前,大商所正在筹备新上市品种,包括生猪、集装箱运力、废钢、气煤;PP期权、LLDPE期权、PVC期权、焦煤期权、焦炭期权等。
三、促进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创新措施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期货市场持续积极地国际化发展,非常有利于提升中国在金融方面的国际地位、取得大宗商品定价权从而提高国家经济的安全性、加快市场资源配置、推动国家产业健康发展和提高国家经济增速。此外,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这将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也需要我国更加国际化的期货市场。
(一)建立合理的期货市场管理体制,营造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法律环境
中国期货市场大力推动市场化、法制化及国际化的同时,不能改变保护参与者利益的核心目的,更不能丢掉市场得竞争性、高效性及流动性。政府部门作为领导机构,不应过多干预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减少限制并适时调整法律法规以适应期货市场的发展。并且运用合理的法规来实现对期货市场的正确管理,在此基础上提高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有效预防和大力打击期货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为期货市场在现有体制下快速发展提供环境。此外,在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施行方面,政府要积极、灵活处理,有效引导期货市场参与者行为,在建立合理的期货市场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提升市场管理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