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引言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国贸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高等院校需要推进教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本科教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全面发展的需求的能力。因此,在本科生教学中,需高度重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发展、相辅相成,促进实践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
国际经贸专业的特点是应用性强,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当前现实中,国贸专业培养人才普遍较重视贸易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国贸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投入。国贸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教授国际贸易理论,强调关于理论的系统性和前沿发展,侧重分析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机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随着市场对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实践教学实质是对国贸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本科生可以借助认知实习、进出口综合实训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不断加强对于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的认知和感受,并加深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
二、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模块,其中,校内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模拟实训与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通常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模拟软件来熟悉全套的进出口外贸业务流程,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操作相应的模拟软件,还可以模拟充当进出口贸易环节的各类角色,如出口商、进口商、供货商等,真正掌握完成一笔进出口贸易需要经历的若干环节以及需要接触到的各类角色。一般而言,校内教学实践内容和程序较好掌控,但是校外实习才会让学生直面社会现实,促进学生掌握各类复杂情形的外贸实务技能。总体而言,当前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开设国贸专业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例如,进出口实务操作、外贸单证实务等,把国际贸易实务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环节以“项目和任务”为划分标准拆为若干子单元,在既定时间内,让学生去主动实践和探索,以形成外贸实务技能;另外还通过运用各种外贸实习软件及仿真实验室来模拟国际贸易情形,通过让学生扮演外贸业务中的角色来熟悉外贸业务和流程在实践中的操作方式。
第二,开展毕业实习。大多数高校都安排了6-8周的国贸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多采用分散实习、集中实习结合。分散实习是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由于学生个体的种种差异性情况千差万别,一些学生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集中实习是学校统一为学生安排并组织一个或若干个实习单位,基本可保证专业对口,但该方式在实际中面临较大困境,一愿意接收实习生的对口实习单位寻找难度大;二企业人员容量有限,批量组织学生实习,真正能接触到进出口业务的同学并不多,使实践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组织参与各级国贸实战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国贸实务技能大赛,巩固实践教学成效,加深学生对外贸实务、流程的认识,积累外贸实务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学生在参与外贸实务技能比赛中,会遇到各种仿真进出口风险,接触到各类商业环境,这可深化对国贸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使其提前洞察社会竞争法则,并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和形成。另外,通过组织、选拔学生参与各级国贸实战比赛,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状态,切实促进实践技能增长。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众多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开设实践教学,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实践教学系统性有待完善
因为实际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足够重视,对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设定并不完善,实践教学以在校内实验室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仿真练习为主,常常由于软件内容、结构设计等原因,质量参差不齐。另外,虽然国贸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详细规定,但由于课程实践,综合实训,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整合不够,内容较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综合体系,使实践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